学生管理



    一、什么是“帮信罪”?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单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储存、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简单来说,“帮信”行为就是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还为其提供帮助。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买卖银行卡、电话卡,搭建非法网站,制作虚假APP、发送小广告推广引流等。

    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帮信罪”。

    wps17_20250528112814A041.png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总之:“帮忙”需谨慎,严防害人害已。

    二、帮信罪常见类型

    1.“两卡”类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向他人出租、出售银行卡(含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等)、手机卡(含流量卡、物联网卡等),用于接收、转移信息网络犯罪相关款项的行为。帮信案件中,绝大多数为“两卡”类案件。

    2.“跑分”类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登录特定平台为网络犯罪团伙提供转账帮助从而将赃款“洗白”的行为。

    3.“吸粉”类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他人提供推广帮助,以“刷单”“抢红包”“投资指导”“特殊服务”等名义邀请被害人进群或下载APP,后由电信诈骗团伙对被害人实施诈骗的行为。

    4.“技术”类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通过架设虚拟拨号设备(VOIP、GOIP、多卡宝、络漫宝等)、开发网络程序、制作运营网站等方式提供技术支持的行为。

    三、帮信罪危害

    1.帮信行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犯罪记录将会伴随一生,严重影响个人择业和信誉;还要承担来自社会的负面评价。

    2.助长犯罪。出租、出借、出售的手机卡或其他通讯工具,给犯罪分子实施诈骗提供便利。多一则诈骗广告的发布、多一通诈骗电话的拨打,都有可能导致被害人家庭倾家荡产、支离破碎。

    3.给犯罪分子“打掩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往往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在这些出租、出借、出售的“两卡”身份背后,增加查处难度,致使一些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四、防范提示

    1.不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和第三方支付、社交媒体账号等。莫因一时贪念掉以轻心,不慎走上犯罪的道路。

    2.找工作、兼职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私信或街边小广告“高薪招聘”等信息。既不做受害者,也不做犯罪分子的“帮凶”。

    3.日常生活多留意,一旦发现身边有收卡、卖卡或“养卡”等违法行为时,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为你我他搭建起一道防诈“护城河”。

     


浏览量: 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