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序章,始于初秋,终于盛夏。时光荏苒,大四学子即将背上行囊离开学校,其中就有一些优秀的毕业生代表,有些保研,有些考研上岸,有些考公上岸,有些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四年,一轮回,一转瞬,一个不经意的擦肩而过。也许四年里,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成长。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秀毕业生们,感受榜样力量!
以奋斗姿态,拥抱青春梦想——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优秀毕业生刘朝辉
姓名:刘朝辉
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升本)
入学年份:2023年
毕业年份:2025年
就业单位: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执笔丹青曾困顿,持器检试终开云
2020年,刘朝辉以一名美术生的身份考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现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初入理工科课堂,他一度感到无所适从,学习困难重重。大一结束时,面对并不理想的成绩单,他陷入了迷茫与焦虑之中。进入大二后,刘朝辉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规划:不逃课、不迟到、认真完成每堂课的任务、坚持锻炼、不浪费资源……他一项一项地落实“个人守则”,逐步建立起自律的生活节奏。
一次,他准备丢弃一件氧化发黄的白衬衫时,想起自己定下的“不浪费”原则和专业课所学内容,便尝试用高锰酸钾溶液与维C溶液先后浸泡处理。数分钟后,衬衣竟奇迹般地恢复洁白。这个小小的发现让他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魅力,也点燃了他对专业的兴趣。从此,他积极请教老师、虚心向同学学习,专业成绩稳步提升,并于2021—2022学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专科毕业仅仅是奔向新目标的起点。”抱着这样的信念,他一边实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刷题复习。最终,2023年成功通过专升本考试,9月再次以新生身份回到海科大,继续深造。
本科阶段,刘朝辉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入“用于化工生产的应急调度优化方法与系统设计”科研项目。为尽快跟上团队进度,他废寝忘食钻研调度原理、查阅资料、分析案例、整理数据。最终,该项目成功申请专利,也为他未来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这正是我选择海科的初衷。”
二、执笔章程立标杆,入戏红岩铸党魂
学生会改革先锋、艺术展演新星、党务工作“啄木鸟”……这些看似不相关的角色,集中在对成长有着清晰规划的刘朝辉身上。在连续担任两届学生会主席期间,他制定出一套符合学院特色的学生会章程,推动组织制度化、高效化运行。
他还积极组织篮球赛等文体活动,凝聚学生力量,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赢得了师生的一致认可。2023年,他参演红色话剧《红岩魂》,饰演革命烈士陈然。在揣摩角色的过程中,他深刻体悟革命者的理想信仰。他表示,愿以自身之眼见证新时代的发展,承续先辈理想,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最终荣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和海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
2024年1月,他接手党支部党员材料整理工作,逐一查阅资料,校正信息、修订错误、统一格式。他认真比对党员基本信息,确保与户籍、学籍等数据高度一致,其敬业精神为全体党员树立了榜样。
三、勤学笃行结硕果,国企扬帆新征程
在校期间,刘朝辉先后通过了高级化学检验员、计算机一级、高级健康管理师、高级化工总控工、普通话等级证书及应急救护师资等多个职业资格考试,为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24年底,他参与学校党委宣传部与校团委联合举办的“校园十大榜样人物”评选,获得智育类提名奖,其事迹激励着更多青年奋发图强,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025年毕业之际,他以突出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获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并顺利通过校园招聘,成功入职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开启国企职业生涯。他深知前路漫长,唯有秉持初心、不断努力,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四、榜样寄语:愿我们以渺小启程,以伟大结束
“渺小从不是起点的标签,而是丈量理想的刻度。无论是深耕专业成为技术尖兵,还是扎根基层守护一方匠心,愿我们始终铭记海科大‘科学、务实、厚德、创新’的校训——像椰树扎根海岛般坚定,像自贸港的浪潮般勇敢。感谢母校用实验室的晨光打磨我们的严谨,用实训场的风雨锻造我们的坚韧,让每一次‘渺小’的坚持都有了生长的土壤。
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所谓伟大,不过是无数个渺小的自己,在岁月里站成了光的模样,而母校始终是身后那片托举星辰的天空。”从迷茫少年到励志榜样,刘朝辉用五年时光完成了一场成长蜕变。他的经历印证了:青春最动人的模样,就是以奋斗为笔,在时代的画卷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
以专业与热爱书写养老事业的青春篇章——海南科技
职业大学优秀毕业生王永幸
姓名:王永幸
学院:国际护理学院
专业:护理
入学年份:2021年
毕业年份:2024年
就业单位:海南众享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岗位:总经理
从护理专业学子到养老服务创业者,王永幸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从学生到实干家的蜕变。在她的成长故事中,既有顶风冒雨的坚持,也有病房里守护老人的温情。她坚持以专业为本、以热爱为驱动,将青春挥洒在关爱老人的一线。每当有人问她为何选择这一行业,她总会笑着指着墙上的一面锦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92岁老人林奶奶亲手绣赠给她的信物,也是她无悔前行的动力来源。
一、初入校园,种下责任的种子
2021年9月,18岁的王永幸踏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国际护理学院,开始了她的专业学习旅程。作为班级中为数不多的中共党员,她积极竞选班长,主动承担班级事务。台风天气里,她主动为同学搬运教材,展现出责任与担当。课余时间,她刻苦学习,考取了急救证、养老护理员资格证、老年评估师等多项专业资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实习病房,坚定从业初心
2024年寒冬,在除夕夜的实习病房中,王永幸为一位阿尔茨海默病老人换药时,老人突然紧握她的手。这一幕触动了她的内心,也让她更深刻地理解了老年护理工作的意义。在实习期间,她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为老年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积极参与突发应急处理,获得了医护团队与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
面对临床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人手紧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老人缺乏尊严感等,她萌生了投身养老服务行业、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想法,并开始着手策划未来的方向。
三、扎根社区,投身养老服务
2024年毕业后,王永幸回到家乡,创办了海南众享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专注于居家养老服务。初创阶段条件艰苦,她一人兼任管理、服务、搬运等多重角色,从制定培训手册到入户开展评估筛查,事事亲力亲为。尽管曾遭遇质疑,她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初心。
在海南省民政厅的支持下,她带领团队深入12个社区,为老人安装适老设施、推广智能健康设备,并探索“低龄助高龄”服务模式,成功培训多名农村女性成为专业护理员,为社区带来了新活力,也拓宽了妇女就业路径。
四、榜样寄语: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这个时代需要敢于‘啃硬骨头’的年轻人,需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奋斗者。或许你正在犹豫是否要选择一条‘非传统’的道路,但请相信:青春因奉献而闪光,人生因担当而厚重。在海科大的沃土上,愿你们以专业为矛、热爱为盾,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从一名护理专业学生到社区养老服务的探索者与推动者,王永幸始终坚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温暖现实的具体行动。她的成长路径不仅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的风貌,也生动诠释了职业教育在服务社会、培养实用人才方面的重要价值。未来,她仍将继续在养老事业的道路上不断深耕,以责任与温情为老年群体带去更多安心与尊严。
追榜样之光,燃奋斗之焰。希望海科大学子学习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精神,汲取榜样力量,在大学四年里学好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我们不断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
浏览量: 9